CENTRAL INFORMATION

资料中心

浏览量:0
创建时间:2021-06-12 22:14

2021三年制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微信图片_20190810233542  

 

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专业名称:

护理

专业代码:

720201

专业群名称:

健康护理

适用年级:

2020

执笔人:

朱晓琴

专业负责人:

刘莉华、敖琴英

专业群负责人:

王冬梅

制(修)订日期:

20211

 

核工业卫生学校教务科编制

Ο二〇年六月

 

核工业卫生学校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名称与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护理

专业代码:720201

二、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三、修业年限

三年

四、职业面向

(一)职业面向

通过对医疗卫生行业、企业的调研,参照教育部中职护理专业教学标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确定本专业的职业面向如下表。

1护理专业职业面向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所属专业类(代码)

对应行业(代码)

主要职业类别(代码)

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

职业技能等级证/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医药卫生大类62

护理类6202

卫生84

内科护士2-05-08-01 

儿科护士2-05-08-02

急诊护士2-05-08-03

外科护士2-05-08-04

社区护士2-05-08-05

妇产科护士2-05-08-08

健康管理和保4-14-02-02

中医科护士

老年护理护士

 

临床护理

社区护理

健康保健

护理管理

老年护理

护士执业资格证书

老年照护(1+X证书)

幼儿照护(1+X证书)

母婴护理(1+X证书)

心理咨询师(三级)

育婴师

 

2.       职业生涯发展路径

img2

 

 

 

五、培养目标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创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掌握护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悉医疗护理相关法律、法规,具备病情观察、临床护理、健康保健指导等专业技能,面向医疗、卫生、康复和保健机构等职业群,能够从事临床护理、老年护理、社区护理和健康保健等工作的技能型卫生专业人才。

(二)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在素质、知识和能力等三方面达到以下要求:

1.素质

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

2崇尚宪法、遵法守纪、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

3具有医疗安全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

4勇于奋斗、乐观向上,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5)具有良好的人文精神,尊重护理对象的信仰,理解护理对象人文背景及文化价值观念。

6具有从事护理工作的健康体质、健全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2.知识

1掌握必备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2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创新创业知识、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知识、护理专业素养知识

3掌握与护理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环境保护和消防安全、信息技术运用等知识;

4)具有护理专业相关的基础医学知识和护理基本理论知识。

5)具有基础护理和临床专科护理基本理论知识,能为患者进行病情观察与疾病护理。

6)掌握生命各阶段各系统常见疾病的概念、病因、健康史、身心状况、辅助检查、治疗原则、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及护理评价相关知识;

7掌握生命各阶段各系统常见疾病的护理教育及健康促进相关知识;

8熟悉社区传染病防治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知识 

9)熟悉老年人生理、心理、日常生活护理等方面的知识。

3.能力

1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具有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护理专业必需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3具有较好的临床思维能力、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创业能力;

4)具有临床护理基本理论知识,熟练的基本护理操作和规范的专科护理操作能力。

5)具有以护理对象为中心,对其进行健康评估、分析和解决临床常见护理问题的能力。

6)具有对护理对象进行病情变化、心理反应和药物疗效的观察能力。

7)具有初步开展社区护理、老年人常见健康问题护理能力。

8)具有对护理对象进行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的能力。

9)具有初步对传染病预防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能力。

六、课程设置及要求

(一)课程体系开发思路

img3

 

(二)职业能力分析

通过调研,邀请医疗卫生行业专家进行职业岗位、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如下:

2  护理专业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序号

职业岗位

典型工作任务

职业能力要求

支撑课程

职业技能等级证/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各级各类医院的临床护理岗位

 

 

 

 

 

 

 

 

 

 

 

 

 

 

 

 

 

 

 

 

 

 

 

 

 

 

 

 

 

 

 

 

 

 

 

 

 

 

 

 

 

 

 

 

 

 

 

 

 

 

 

各级各类医院的临床护理岗位

 

 

 

 

 

 

 

 

 

 

 

 

 

 

 

 

 

 

 

 

 

 

 

 

 

 

 

 

 

 

 

 

 

 

 

 

 

 

 

 

 

 

 

 

 

各级各类医院的临床护理岗位

 

 

 

 

 

 

 

 

 

 

 

 

 

 

 

 

 

 

 

 

 

门诊护理

 

 

 

 

时间观念强;注意仪表整洁

护患沟通有效;服务意识强;

分诊候诊有序;减少就诊矛盾;

清点用和药物;清洁消毒

做好护理记录保管医疗记录

执行查对制度保证医疗安全

护理操作规范;健康指导到位;

定时巡视病人观察病情记录

 

 

护士人文修养、基础护理

 

 

 

 

 

 

 

护士执业资格证

 

 

 

 

 

 

入出院护理

护患沟通能力;入院程序指导             运送患者法;入院介绍及宣教;

入院评估与记录;协助体检;

制定护理计划;执行医嘱      

出院当日护理;出院程序指导;

出院时评估与记录;健康教育。

护士人文修养、基础护理

护士执业资格证

病房管理

病床管理与床单位准备;

患者管理;用物品管理;

药品管理;探视者管理。

护士人文修养、基础护理

健康管理师

护士执业资格证

健康评估

 

 

交流沟通;收集患者的资料;

基础评估;常见症状评估;

身体评估;心理社会评估;

护理病历;辅助检查评估             

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儿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学、老年护理、急救护理学、护士人文修养、基础护理

护士执业资格证

基础护理

铺床技术;患者清洁护理             

患者舒适护理;饮食护理;

生命体征监测;体位护理;

无菌技术操作;睡眠护理;

隔离技术操作;给药护理             

指导患者活动;生活护理             

护理文件记录;静脉输液;

口腔护理技术;鼻饲技术;

胃肠减压技术;导尿技术;

氧气吸入技术;灌肠技术;

雾化吸入疗法PICC护理技术;

静脉留置针技术;静脉注射法;

患者跌倒的预防;动静脉采血;

物理降温法;肌内注射术;

皮内注射术;皮下注射术;

/口腔吸痰法;换药技术;

轴线翻身法;患者约束法;

痰标本采集法;洗胃技术;

膀胱冲洗护理;光照疗法;

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大小便标本采集;湿热敷 

排便、排尿护理;尸体处理;

输液/微量泵的使用技术;

经气管插/气管切开吸痰法;

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

血氧饱和度监测技术;

咽拭子标本采集法          

人体解剖学

生理学

免疫基础与病原生物学

药理学基础

护士人文修养

 

护士执业资格证

 

对常见病进行整体护理

(内科护理、外科护理、

儿科护理、

妇产科护理、

急诊护理、

口腔护理、

中医护理)

 

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护理     

循环系统疾病患者护理;

消化系统疾病患者护理     

泌尿系统疾病患者护理;

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护理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护理;

风湿性疾病患者护理;

内分泌系统疾病患者护理;

外科手术病人术前护理;

外科手术病人术中护理;

外科手术病人术后护理;

外科非手术病人整体护理;

"T"管引流护理及造口护理;

脑室引流管的护理;

胸腔闭式引流管的护理;

清创术与换药技术;

外科洗手与消毒;

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

备皮与急救止血技术;

石膏固定术及包扎技术;

新生儿脐带处理及护理          

新生儿日常护理及母乳喂养           新生儿沐浴及游泳护理;

新生儿抚触护理                            早产儿、极低体重儿的护理;

新生儿窒息的护理         

新生儿硬肿症的护理;

新生儿黄疸的护理         

新生儿肺炎的护理;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    

 新生儿败血症的护理;

保温箱、蓝光箱的使用技术;

儿童的生长发育监测及基础免疫;

儿童各系统疾病的整体护理;

产前检查;优生优育教育;

妊娠期护理;分娩期护理;

产褥期护理;计划生育护理;

产后出血护理;产妇营养指导;

产时会阴消毒技术;

妇科常见疾病的整体护理;

心肺复苏基本生命支持术;

患者搬运法;急救配合(除颤技术,

气管插管及环甲膜穿刺术,

呼吸道异物现场急救技术,

呼吸机的使用);心电监护;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护理;

洗胃术、催吐术、止血术;

溺水、触电、中毒急救技术;

各科急、危重病人的识别及初步应急处理能力

口腔科常用检查方法;

口腔器械识别与清洗消毒法;

口腔常用材料的调制法;

口腔常见疾病的整体护理;

中医基本知识对病人评估;

中医养生保健理论健康教育;

指导煎服中药并用药后护理;

腧穴的定位;

经络腧穴、拔罐法、灸法、推拿等常用技术;

常见疾病进行辨证施护。

生物化学、生理学、人体解剖学、免疫基础与病原生物学、病理学、药理学基础、

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包含传染病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重症护理学、

护士执业资格证

幼儿照护

母婴护理

心理咨询师

育婴师

2

社区乡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老年医养服务中心的社区护理岗位

社区护理与健康教育

 

家庭上门服务

 

居民健康档案

建立及管理

 

老年常见疾病护理及慢性病管理

 

社区公共卫生事件的管理 

 

社区传染病预防

 

常见病及慢性病进行家庭病床设置,居家护理及管理;

服务对象健康知识、家庭状况评估;

社区饮水消毒及余氯的检测;

膳食的调查及饮食指导;

地方病流行病学调查;

家庭访视及上门护理;

健康资料收集、建档、管理;

健康教育计划及开展公共卫生健康教育;

自然灾害、中毒现场急救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        

突发事件的监控及上报;

居民及群众的预防接种;

传染病的控制处理和报告;

传染病患者的护理及社区消毒预防处理;

传染病的初步排查与处理。

老年护理学、社区护理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护士人文修养

护士执业资格证

老年照护

失智老年人

心理咨询师

 

 

 

 

 

 

 

 

 

 

 

 

 

 

 

医疗卫生相关企业、政府部门的拓展岗位

 

 

 

 

 

医疗卫生相关企业、政府部门的拓展岗位

药品、保健品的销售

 

健康管理与促进

 

 

 

公务员及公共卫生管理工作

熟知国家有关药品及保健品的法规和各项政策

药品的主要功效及用药指导和护理;

定期检查并能观察在售药品及保健品的外观性状和保质期,发现问题

有一定销售和演讲能力、沟通能力,具备诚信品质;

在线咨询及健康管理;

提供家庭及重点人群的保健计划及针对性健康教育;

有一定的公文处理、文字书写能力;

组织协调能力强;创新能力突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哲学与人生

职业道德与法治

 

 

计算机应用基础、语文、就业指导、劳动教育

 

 

护士执业资格证

 

 

 

健康管理师

心理咨询师

 

 

(三)课程体系构成

通过对护理行业和用人单位人才需求的调研,将行业岗位设置及职业能力进行梳理,依据能力层次划分课程结构,整合具有交叉内容课程,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合理设置课程,主要包括公共基础19,其中必修及限选课12门,任选课7门;专业技能课18门,其中专业核心课9门、专业(技能)方向课3门,专业拓展限选课4门,实习实训课2门,共37门课程

 

1.公共基础课程

3护理专业公共基础必修及限选课程一览表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证融通课程所对应的通用能力证书或职业技能等/职业资格证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6

2

1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36

2

2

 

哲学与人生

36

2

3

 

职业道德与法治

36

2

4

 

语文

198

11

1.2.3.6

 

数学

144

8

1.2.3.6

 

英语

144

8

1.2.3.6

 

计算机应用基础

108

6

1.2

全国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证书

体育与健康(含形体与18

144

6

1.2.3

 

公共艺术

36

2

1

 

历史

72

2

1

 

医用化学基础

45

2

1

 

必修小计

1035

57.5

 

 

 

 

4护理专业公共素质选修课程一览表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证融通课程所对应的通用能力证书或职业技能等/职业资格证书

入学教育

30

1.5

1

 

军事训练

60

3.3

1

 

安全教育

12

1

2

 

劳动教育

72

1

1234

 

实习前教育

6

0.3

5

 

就业指导

8

0.5

6

 

选修小计

134

7.6

 

 

 

 

2.专业技能课程

5护理专业核心(必修)课程一览表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证融通课程所对应的通用能力证书或职业技能等/职业资格证书

解剖学基础

108

6

1

 

生理学基础(含生化)

72

4

2

 

药物学基础

72

4

2

 

护理学基础

170

10

2.3

 

健康评估

54

3

2

 

内科护理(含传染)

136

8

3.4

 

外科护理

108

7

3.4

 

妇产科护理

54

3

4

 

儿科护理

54

3

4

 

合计

828

48

 

 

 

 

6护理专业(技能)方向(必修)课程一览表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证融通课程所对应的通用能力证书或职业技能等/职业资格证书

急救护理

36

2

3

 

社区护理(社区护理方向)

36

2

4

 

老年护理(老年护理方向)

36

2

4

养老护理员

小计

108

6

 

 

 

 

7护理专业(技能)方向(选修)课程一览表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证融通课程所对应的通用能力证书或职业技能等/职业资格证书

病理学基础

36

2

2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36

2

2

 

心理与精神护理

10

2

3

 

护士人文修养(包含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心理护理、护理伦理、护理美学等)

36

2

3

 

小计

118

8

 

 

 

8护理专业(技能)综合实训与毕业临床实习课程一览表

课程名称

学时

学分

开课学期

融通课程所对应的通用能力证书或职业技能等/职业资格证书

综合实训

64

4

4

 

毕业临床实习

1080

60

5.6

 

小计

1144

64

 

 

 

(四)课程描述

1.公共基础课程

1公共基础必修课程

9护理专业公共基础必修及限选课程开设一览表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支撑的培养规格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素质目标:在理解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树立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

知识目标: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
能力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的内涵,把握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模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理论知识
模块案例分析
模块综合实践活动

说设施完善的多媒体教室通过讲授法、阅读法、讨论法、启发引导法、问题探究法、实践法组织教学,采取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

 

2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素质目标: 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培育自立自强、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提高应对挫折与适应社会的能力,提升职业素养。

知识目标:掌握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适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

能力目标:学会正确处理生活、学习、成长和求职就业中遇到的问题,形成适应时代发展的职业理想和职业发展观,探寻符合自身实际和社会发展的积极生活目标,为顺利就业创业创造条件。

模块一:时代导 生涯筑梦
模块二:认识自 健康成长
模块三:立足专 谋划发展
模块四:和谐交 快乐生活
模块五:学会学 终身受益
模块六:规划生 放飞理想

 

说设施完善的多媒体教室通过案例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社会实践法组织教学,采取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

 

3

哲学与人生

素质目标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为人生的健康发展奠定思想基础

知识目标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与人生发展关系密切的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人生发展重要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

模块一:唯物论;模块二:辩证法;模块三:方法论;模块四:人生观;模板五:价值观

说设施完善的多媒体教室通过案例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社会实践法组织教学,采取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

 

4

职业道德与法治

 

素质目标:引导学生认同职业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增强对职业道德和法律知识学 的自觉性,逐步将职业道德和法律规范内化为自己的信念,并体现在学 生活和未来职业活动中。要求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道 和法律、纪律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通过参与各种实践活动,逐步养 文明的行为习惯并长期坚持。

知识目标掌握职业道德和法律的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增强学生职业道德意识和法治意识,提高其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

模块一:职业道德包括良好形象和职业风采,道德与职业道德以及养成职业行为习惯

模板二:法治意识和法律基础包括树立法治意识,宪法、诉讼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刑法、民法、劳 法基础知识的学习

说设施完善的多媒体教室通过案例教学法、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社会实践法组织教学,采取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

 

5

语文

素质目标: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升文化品位。

知识目标:掌握阅读、评析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理解口语表达的基本要求与技巧;掌握各类应用文的基本要素与写作技巧。

能力目标:提升学生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及对人类美好情感的感受能力;培养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具备较强的应用文撰写能力

模块一:阅读与欣赏:现代文、文言文
模块二: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写作
模块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说设施完善的多媒体教室通过讲授法、阅读法、讨论法、对话法、实践法组织教学,采取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

 

6

数学

素质目标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主动性和自信心,养成理性思维、敢于质疑、善于思考的科学精神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加深对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的认识

知识目标理解基础知识的概念,基本公式的理解以及运用。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具有从数学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运用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提高数学运算、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抽象、数据分析和数学建模等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初步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分析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

课程分三个模块:基础模块、拓展模块一和拓展模块二。

基础模块包括基础知识、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

拓展模块一是基础模块内容的延伸和拓展,包括基础知识、函数、几何与代数、概率与统计。

拓展模块二是帮助学生开拓视野、促进专业学习、提升数学应用意识的拓展内容,包括七个专题和若干数学案例

教师通过理论讲授、案例导入、训练等方法,选用典型案例教学,由教师提出与学生将来专业挂钩的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和分析,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采取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

 

7

英语

素质目标:能理解英语在表达方式上体现出的中西思维差异,能了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能进行基本的跨文化交流;能用英语讲述中国故事,促进中华优秀文化传播;能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多渠道获取英语学习资源,能有效规划个人的学习,选择恰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知识目标: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掌握有关英语语音、词汇、语法的语言知识,掌握英语语言特点和运用规律。

能力目标:发展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在日常英语的基础上,围绕职场相关主题,能运用所学言知识,理解不同类型语篇所传递的意义和情感;能以口头或书面形式进行基本的沟通,能在职场中综合运用语言知识和技能进行交流。

一基础模块:由主题、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语言策略六部分构成。

二职业模块:根据学生的专业领域选择相关主,营造职场氛,设计和开展职业场景中的语言实践活动,整合语言知识学习、语言技能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和学习策略运用,就与职业相关的话题进行有效交流。

三拓展模块:满足学生继续学习和个性发展需要,是对课程在深度和广度上进行的拓展。

说设施完善的多媒体教室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法、任务型教学五步教学法、五指教学法、交际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或模拟真实情景交际,让学生通过听、说、理解等交际活动不断沟通交流、进行互动,组织教学;采取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

 

8

计算机应用基础

素质目标:提高信息素养,培养信息安全意识

知识目标:理解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掌握如何使Windows 7操作系统和因特网应用,熟练掌office办公软件的应用

能力目标:具备解决计算机基本问题和运用办公软件的实践操作能力

模块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模块二windows 7操作系统
模块三:英特网Internet)应用;
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安全;
模块四office办公软件的应用。

在配置先进的计算机机房实教、学、合一教学模式,采取计算机操作的考核方式;采取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学生需通过省教育厅组织的普测。

 

9

体育与健康

素质目标: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能够具备勇敢顽强、坚韧不拔、超越自我、严谨细致、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公平公正的竞争意识,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的良好心态和平等融合、宽容对待、普善于沟通、珍惜友谊的团队意识及良际关系。

知识目标:掌握体育和健康知识,懂得营养、环境和行为习惯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了解常见运动创伤的紧急处理方法。

能力目标:运用所学的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参加与组织体育展示和比赛活动,提高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体能和运动技能水平。具有体育运动欣赏能力。

模块一基础内容:

体能训练、健康教育

模块二拓展内容:

限定性选修内容7项)

任意性选修内容

模块三:课外体育锻炼、体育竞赛活动、体育社团等

体育教学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应充分发挥体育与健康教育在提高沟通能力、增强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组织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特殊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教师应该掌握并运用发展力量、速度、耐力、协调、灵敏等素质的基本原理和多种练习方法,采用多样的方式进行体能教学。

 

10

公共艺术

素质目标:增强学生对艺术的理解与分析评判的能力,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学生提高生活的品质。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艺术表现形式,审美特征和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培养学生艺术鉴赏的兴趣。

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欣赏艺术作品和创作艺术作品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有关的基本知识,技能与原理,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

专题一:毛泽东思想;

专题二:聆听与感悟
专题三: 美妙的歌声
专题四: 璀璨的器乐
专题五: 舞蹈的魅力
专题六: 走进戏剧

教师要结合专业和学生特点,选择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培育艺术学科核心素养、达成学业目标,发展艺术特长,提高艺术应用水平,促进专业发展。

 

 

11

历史

素质目标: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培养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基础。

知识目标:使学生通过历史课程的学习,掌握必备的历史知识,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能力目标: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和优秀文化传统;从历史的角度了解和思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模块一:基础模块,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包中国历世界历

模块二:拓展模块,是满足学生职业发展需要,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供学生选修的课程。

 

教师应认识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五个方面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教师要树立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结合不同教学内容所蕴含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不同方面,既要注重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某一方面的专门培养,也要注重对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综合培养。倡导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历史学习与学生职业发展的融合。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12

医用化学基础

素质目标:注重化学科学美育,将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道德、科学态度、社会责任、爱国主义思想融入课堂教学中,在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不断提高适应社会发展和人类自身完善所需的基本品质。

知识目标:使学生基本掌握有关的化学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及基本实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和技能在医学上的应用,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一定的化学基础。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涉及化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模块一基础模块:由原子结构与化学键,化学反应及其规律,溶液与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简单有机物及其应用,常见生物分子及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六个主题组成。

模块二拓展模块是基础模块内容的延伸和拓展

由溶液丶胶体溶液和渗透压,缓冲溶液,烃的生物,糖类,脂类,杂环化合物,生物碱,蛋白质和核酸八个专题组成。

教师通过重点讲授,创设题情境,实验演示操作,现代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培养等方完成教学考核评价方式采取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2)公共素质拓展课程

公共素质限选课程

10护理专业公共素质任选课程开设一览表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支撑的培养规格

1

就业指导

素质目标:引导学生自我分析、自我完善,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

知识目标:了解就业形势,掌握就业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

能力目标:掌握求职面试的方法与技巧、程序与步骤,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模块一:就业形势、就业知识、求职技巧;

模块二:就业创业政策和法律法规;

模块三:求职面试的方法与技巧、程序与步骤;

模块四: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

通过课件演示、视频录像、案例分析、讨论、社会调查等一系列的活动,增强教学的实效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以过程性考核和求职简历完成情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评价。

 

2

劳动教育

素质目标: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增强诚实劳动意识,树立正确择业观,具有到艰苦地区和行业工作的奋斗精神,具有面对重大疫情、灾害等危机主动作为的奉献精神。

知识目标:懂得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

能力目标:具备满足生存发展需要的基本劳动能力。

专题一:劳动精神;

专题二:劳模精神;

专题三:工匠精神

采取参与式、体验式教学模式,通过专题教育、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劳动素质;以过程性考核为主进行考核评价。

 

3

综合素质拓展(含核医文化、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美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升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知识目标:掌握核医文化精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美育知识、安全健康知识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协作能力、自我保护能力等。

模块一:健康教育;

模块二:安全健康;

模块三:核医文化、美育培养

模块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采取参与式、体验式教学模式,通过课堂讲授、户外拓展、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辅导员为主,对综合素质的各项内容进行考核和评价,侧重过程性考核。

 

 

2.专业技能课程

1)专业核课程

11护理专业核心(必修)课程开设一览表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支撑的培养规格

1

解剖学基础

素质目标:

注重医德培养;学会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熟悉青春期器官形态结构、功能发生发展规律,及提高处理相关问题的能力。知识目标:掌握正常人体各系统的组成、各器官的基本形态、结构特点、位置关系及机能意义;掌握临床常用的骨性和肌性标志;了解形态与功能的关系,形态结构与发生发展的关系,内部结构和体表标志的关系。

能力目标:具备自学能力;能正规和系统地观察和描述各器官肉眼结构和显微结(神经解剖)的正常形态;初步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模块一:人体的组成、细胞、组织、器官;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

模块二:正常人体九大系统的组成、各器官的基本形态、结构特点、位置关系及机能意义

模块三:实践练习:在活体及标本上熟练辩认主要解剖结构、标志。

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理论教学和分组实验操作、多媒体人、演示法PBL教学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学生掌握解剖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学会用解剖学知识解释临床疾病、症状。采取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

 

 

2

生理学基础

素质目标

1.形成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和献身人类医学事业的高尚情操。坚持人文关怀精神,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和树立立志献医学事业的精神,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具备良好的医德医风。

2.形成实事求是的严谨科学作风和创新意识。养成团结协作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提高独立从事临床科研的能力。

4.形成努力钻研、锲而不舍的科学探索精神,树立严肃的科学态度。

知识目标

1)能够说出生理学发展的几个阶段,阐述生命的基本特征和生理机能的调节方式。

2)能够使用物质跨膜转运、生物电理论和肌肉收缩原理等理论解释相关生理现象。

3)能够阐述神经系统活动的一般规律,能够使用神经系统对运动、感觉机能的调节和植物神经的内脏调节理论,解释相关生理作用,阐述脑的高级功能。

4)能够阐述视觉、听觉的信号传导过程及其机制,能够说明前庭器官的功能。

5)能够概括血液的理化性质,阐述血液凝固和抗凝的机制,说明人体血型的分类及输血的原则。

6)通过心肌生物电现象、生理特性、心动周期、血压的形成与调节、心血管功能的调节、微循环和个别器官的循环的学习,描述心血管功能的特点并解释相关生理现象。

7)运用呼吸运动过程及原理、气体交换及气体运输的原理和呼吸运动的调节理论,阐述呼吸相关生理现象。

8)能复述胃肠道的运动形式及其作用,使用消化道的分泌功能及胃肠道功能调节知识,解释相关生理现象。

9)能阐述尿生成的基本过程及其调节机制,解释尿液的浓缩和稀释原理。

10)能够阐述能量代谢的过程,解释体温调节的机制。

11)能够阐述主要内分泌腺的生理作用及分泌调节机制。

12)能够阐述男性和女性生殖器官的生理功能。

能力目标:

1)完成生理学实验常用的离体标本的制备,并完成其活动记录。

2)运用生理学实验常用在体实验原理,完成动物麻醉、器官组织暴露、测量检测信号,进行信号的记录分析等。

3)完成人体重要生理功能的一般检查。

 

模块:机体内环境和稳态、负反馈和正反馈、兴奋性与阈值、机体功能的三大调节方式及特点。

模块二:细胞膜物质转运、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神经-肌接头兴奋传递、兴奋-收缩耦联及三联体。

模块三:血浆渗透压ABO血型Rh血型、血液的功能、血细胞的正常值、红细胞的生理功能和生理特性、生成及调节、血液凝固的基本过程。

模块四:心动周期、心脏泵血过程;心输出量、血压和中心静脉压的概念;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心肌的生理特性;正常心电图各波和间期的意义。心脏和血管的神经支配及作用;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射(减压反射)及其临床意义;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静脉血回流的影响因素;微循环的通路及功能;组织液生成的影响因素与水肿。

模块五:肺通气和肺换气的基本过程、影响因素及与临床的关系;化学因素CO2O2H+)对呼吸运动的调节。肺泡通气量,潮气量,肺活量和用力呼气量;血氧容量,血氧含量和血氧饱和度的概念;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

模块六:胃液、胰液和胆汁的主要成分、生理作用;胃液分泌的调节、胃和小肠的运动形式、胃排空及其影响因素;营养物质吸收的形式及主要途径。

模块七:基础代谢率;机体散热的方式及临床意义;体温的概念、正常值及生理变异。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体温的调节。

模块八:尿生成的过程;渗透性利尿、水利尿的概念;抗利尿激素及醛固酮对尿生成的调节作用;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肾小球滤过率、肾糖阈的概念。

模块九:眼视近物的调节;折光异常(近视、远视和散光)的特点及其纠正;感光细胞的功能;视野的概念及临床意义;听觉器官的声波传导途径。

模块十:突触的概念;突触传递的基本过程及特征;内脏痛的特点;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及生理意义;胆碱能受体和肾上腺素能受体的分布、阻断剂及生理作用;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的概念和区别;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特点;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牵张反射、大 皮层及小脑的功能);去大脑僵直产生的概念。

模块十一:生长素、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胰岛素、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性激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在生理学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体现自身的优势,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课前准备:通读教材,了解即将学习的内容,对于难点和重点做出标记,并利用网络课程,借助丰富的图片、视频、动画等辅助教学素材,对生理学知识有个直观、形象的概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应用的多种教学手段(比如多媒体的采用、病例的引入PBL 教学等)帮助加深对生理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尤其注意教师所选择的典型病案,不仅可以加深记忆,而且可以联系临床,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课后可在业余时间利用现有的资源查询获得感兴趣的病例资料,如果有感兴趣的案例资料可以和教师探讨;在每章内容讲授完成之后,要及时进行内容的归纳小结,前后知识点的比较、联系,以便于理清思路,切实掌握知识点;利用职教云推出的测试题作业进行自我测试,了解自己对生理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

护理学基础

素质目标:培养良好的护理职业道德与职业情感,树立高度的责任心、爱心、细心、耐心与同情心。培养科学、严谨、积极、务实的工作态度、稳定的心理素质。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与奉献精神。

知识目标:掌握医院环境、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患者出入院护理、护士职业防护、口腔护理、皮肤护理、舒适与安全、生命体征评估、冷热疗法、饮食与营养、排泄、药物疗法、标本采集、病情观察及抢救、医疗与护理文件记录、临终关怀等相关概念和意义。掌握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的目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能力目标:能运用护理程序实施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并能有效地分析、解决护理问题;能运用整体护理观和护理基本理论,评判性分析临床基础护理有关问题和患者的身心需要;能运用整体护理的工作方法和基础护理技术满足患者的需要,有效干预患者的健康问题;具备有效避免职业损伤,维护自身安全的能力。

模块一:入院护理

模块二:安全护理

模块三:维持健康

模块四:促进健康

模块五:终末护理

1.本课程对理论部分教学要求分为掌握、熟悉、了3个层次。掌握:指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有较深刻的认识,并能综合、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熟:指能够领会概念、原理的基本含义,解释护理现象。了:指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能有一定的认

识,能够记忆所学的知识要点。

2.本课程重点突出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在实践技能方面分为熟练掌握和学2个层次。熟练掌:指能独立、规范地解决护理问题,完成护理常用技术操作。学

:指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初步实施较为简单的护理操作。

3.本课程依据护士岗位的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要求,强化理论实践一体化,突做中学、做中的职业教育特色,根据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职业资格考核要求,提倡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教学、角色扮演、情境教学等方法,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教师引导教学等教学组织形式有机结合。

4.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测验、观察记录、技能考核和理论考试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考评。应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过程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评价内容不仅关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知识在护理

实践中运用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重视护理职业素质的形成。

 

4

健康评估

素质目标:认同学科的专业价值,形成科学的临床评判性思维,培养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具有热爱医学、刻苦钻研以及慎独品质和移情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

知识目标:了解健康评估的发展、演化过;熟悉健康评估的具体内;学会分析接触到的简单的健康问;将所学知识举一反三的应用到具体疾病护理中。

能力目标:能够对相关辅助检查结果做出临床判断;能够正确书写护理病历。具有一定的科学创新探索精神

模块一:绪论

模块二:问诊

模块三:体格检查

模块四:心理与社会评估

模块五:实验室检查

模块六:心电图检查

模块七:影像学检查

模块八:护理诊断的步骤与思维方法

模块九:护理病历书写

 

由对健康评估熟悉的老师,在设施较为齐全的教室、实训室,采用演示、启发式、任务驱动式、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注重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激发学生的主动性。采取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以理论考核、操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评价,并侧重过程性考核及操作考核。

 

5

妇产科护理

素质目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认真负责的职业态度,珍爱生命的职业情感,良好的护患沟通和团队合作的职业意识。

知识目标:掌握妊娠、分娩及产褥期母体生理心理变化。产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妇产科常见疾病病人的护理措施;识别高危妊娠个案。

能力目标:能独立完成妇产科护理操作技术;会评估胎儿在宫内安危和正确护理新生儿;具有发现异常妊娠的能力;能对妇产科患者实施整体护理。

模块一: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生理:

模块二:生理产科妇女的护理:

模块三:病理产科患者的护理:

模块四:新生儿护理技术:

模块五:妇科疾病患者的护理:

模块六:妇产科手术与计划生育妇女

的护理:

模块七:妇产科诊疗、护理操作技术。

 

采取现场教学、角色扮演教学情景教学案例教学任务教学等方法,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强化理实一体化突出做中学做中职业教育特色,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引导等教学组织形式有机结合通过测验观察记录技能考核和理论考试等多种形式对学生的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进行综合考评。

 

6

儿科护理

素质目标:拥护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遵守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具有辨别、评价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有无涉及社会、健康、法律等问题,及相应的责任意识。具有良好团队合作精神和为儿童及家庭服务意识。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能够就儿童护理的相关问题与同行、医师进行有效交流。具有踏实肯干、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不断追求知识、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严格执行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工作规范,安全操作规程。

知识目标掌握小儿年龄分期、生长发育、营养与喂养、计划免疫知识、小儿系统解剖生理等基础知识。具有保健咨询、家庭访视护理、儿童预防接种等儿保知识。具有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专科护理知识掌握儿科护理的基本概念,培养应用型的中职护理人员,掌握现代护理模式,全方位地体现以儿童及家庭为中心的整体护理。

能力目标具备规范进行儿科常用护理操作技术和常用检查配合的能力。具备应用护理程序方法,对儿科常见病和多发病患儿实施整体护理能力。具有对儿童、家长及社区群体进行儿童保健指导和健康宣教的能力。学会对急、危、重患儿的应急护理和抢救配合。

模块一:儿童保健护理模块

1 概述(绪论、儿童保健和疾病预防)

2 生长发育

3 营养与喂养

模块二:新生儿护理模块

1 新生儿护理

(正常足月新生儿特点及护理;早产儿特点及护理)

2 患病新生儿的护理

模块三:病患儿护理模块

1 住院患儿的护理

2 营养性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

3 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4 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5 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6 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7 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8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9 其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10 传染病患儿的护理

坚持立德树人,把课程内容与育人目标相融合。整体把握护士核心能力,突出课程设计的职业性、实践性与针对性。按护理程序编排教学内容,融合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的裂痕,注重其他相关课程的衔接充实和增设人文、社会学科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院校一体的独特优势,利用医院丰富的教学资源,与医院合作共同编写实训教材、共同建设教学资源库,课前案例导入,课间见习,实现以工作任务为导向,将教、学、做合为一体。强以学生为中的理念,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和参与式教学,探索混合式课堂教学。实施多元化评价,采用学生自评、同伴评价、教师评价、家长评价、企业评价等相结合的方式,建构学习与评价的共同体,全面评价学生学业成就。采用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理论考试与践考核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7

内科护理

素养目标:

(1)       具有对内科护理浓厚的兴趣,勤于思考、乐于提出问题

(2)       具有乐观、开朗的性格,宽容的胸怀和赤诚好的心灵。

(3)       具有细致观察、反应敏捷、有条不紊的工作风和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4)       具有尊重、关心和爱护病人,丝不苟的为患者服务的精神,热爱护理事业,具有责任感、使命感及严谨的工作态度。

(5)       具有自我防护意识,能安全执业。

知识目标:

(1)                      掌握内科各

系统常见疾病病人身体状况、重要辅助检查、治疗要点、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

(2)                      熟悉内科各

系统常见疾病病人的健康史与主要护理诊断。

(3)                      了解内科各

系统常见疾病病人的护理目标与护理评价。

技能目:

(1)       能熟练地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获得全面的评估资料并能开展健康教育。

(2)       能以护理程序为框架,对内科病人实施以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理措施和护理评价为主线的整体护理。

(3)       能识别病人的病情变化,面对复杂的临床情境,能沉着有效应对。

(4)       能规范实施常用内科护理操作及常用检查配合与护理。

能科学、准确、有序的书写内科护理病历

模块一: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模块二:循环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模块三: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模块四:泌尿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模块五: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模块六: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病人的护理

模块七:风湿性疾病病人的护理

模块八:理化因素所致疾病病人的护理

模块九:神经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模块十:传染病病人的护理

 

本课程对理论部分教学要求分为掌握、熟悉、了3个层次。掌握指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有较深刻的认识,并能综合、灵活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内科病人实际护理问题。熟悉指能够领会概念、原理的基本含义,解释护理现象。了解 指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能有一定的认识,能够记忆所学的知识要点

本课程重点突出以内科护理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在实践技能方面分为熟练掌握和学2个层次。熟练掌握指能独立、规范地解决内科护理实际问题,完成内科护理常用基本操作。学会指在教师指导下,能对内科病人初步实施整体护理。

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课堂讲解、教师示教、学生演示、操作辅导练习、模拟情境演示、多媒体教学、临床见习等各种手段开展教学。通过课堂课后检测、理论考试、技能考核等多种形式进行考核;采用平时考核、期终考试相结合的方法(平时考试30%,包括作业、出勤;期终考试70%)对学生进行多形式、多层次的评价。

 

8

外科护理

素质目标:树立救死扶伤、甘于奉献的医者理念;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增强为人民健康服务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提高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及创新创业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情感。

2)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帮助护理对象满足生理、心理和治疗需求的护理基本知识,其核心内容是手术前后的护理,主要包括损伤病人、感染病人、肿瘤病人、畸形病人以及各系统常需手术的病人。

3)能力目标:能运用外科护理基本技能为病人正确提供术前术后护理,如病情观察、护患沟通、健康教育指导和外科各项专科护理技能服务。

 

知识模块一:

外科护理学总论一(绪论与基础)

知识模块二:

外科护理学总论二(创伤与急救)知识模块三:

外科护理总论三(手麻护理)

知识模块四:

外科护理各论一(头颈胸护理)

知识模块五:

外科护理各论二(外科腹部护理)

知识模块六:

外科护理各论三(运动系统护理)

知识模块七:

外科护理各论四(周围血管与皮肤疾病护理)

采用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直观展示法PBL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小组导师制等多种方法,教、学、做、为一体,打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平台,按云课互动学实践展素质养四位一体进行融合,使云课堂课程思政形成完整的生态学习系统。把教学过程变为真实的护理过程,学习任务变为工作任务,使学生在学习中认识护士角色,实训中亲身体验护理工作,实现对工作过程的认识,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通过完成工作任务的体验而形成职业能力。

评价:课程考核标准按模块考核。坚持采用形成性评价(包括实践、智慧职教云课堂作业、课前预习与测验、随堂考试、讨论有效发言、课后作业、对老师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坚持理论考核与实践操作考核相结合,固定时间与随堂考试相结合,传统考试与信息化手段相穿插,教师评价与企业、社会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模式。

课程综合成=形成性考核成×50%+终结性考试成×50%

 

9

护理药理学

素质目标:合理用药,安全用的观念,具有科学的思维能力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具有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和主动的服务意识。

知识目标 掌握药理学的基本概念、药理学的基础知识;熟悉各系统药物的机理、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禁忌症、药物相互作用和用药注意事项;知道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的适宜用药;知道特殊人群的合理用药和用药指导。

能力目标:具有机能学实验基本操作方法;学会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并能对其作出适应的处理;指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高整体护理能力。

模块一:药物效应动力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调配操作练习及溶液浓度和剂量计算

模块二: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

模块三: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

模块四:心血管系统药理学。

模块五:血液及内脏系统药理学。

模块六:内分泌系统药理学。

模块七:化学治疗药物。

教师应为临床医学、药学、护理等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并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通过任务驱动、服务驱动来展开知识、技能的教学活动,突出做中学中;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结合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角色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等教学方法。采取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就行考核评价,重点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专业技能(方向)必修课程开设一览表

12:护理专业技能(方向)必修课程开设表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支撑的培养规格

备注

1

急救护理

素质目标具有良好的急诊护士职业素质、护患沟通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及争分夺秒的急救意识

知识目标:掌握我国急诊医疗服务体系的组成、管理和任务院前急救护理原则。熟悉院前急救的概念与任务、急诊科设置、工作特点及管理。

能力目标:掌握急诊科工作任务、护理工作流程、临床常见急症病人的病情观察、救治原则和急救护理、心肺脑复苏术、非同步电除颤术、创伤急救技术、气管内插管术、气管切开术中配合与术后护理。熟悉灾难现场的医护救援。学会各项基本监护技术。

模块一:认识急诊科;

模块二:急救技术;

模块三:重症监护;

模块四:急症救护;

模块五:急性中毒救护

模块六:意外伤害救护

模块七:灾难救援。

 

采取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教学角色扮演情景教学等方法,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强化理实一体化突出做中学做中职业教育特色,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教师引导等教学组织形式有机结合可通过测验观察记录技能考核和理论考试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考评。应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过程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2

社区护理

素质目标: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医疗安全意识和护患沟通与医护团队合作能力,重视护理伦理和人文关怀,自觉遵守有关医疗卫生法律法规。

知识目标:掌握社区护理的概念,社区健康教育的方法、内容与技巧,社区重点人群保健与护理要点,常见慢性病和传染病病人社区管理和护理要点。熟悉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社区护士的角色、任务和工作方法,影响健康的主要因素和疾病的三级预防策略。了解社区护理工作中常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与统计学指标。

能力目标:掌握家庭护理的基本概念、工作内容和工作方法,家庭访视与评估、新生儿与产妇家庭访视及社区康复的技能和社区康复护理的基本方法。学会建立居民健康档案。

模块一:环境与健康

模块二:家庭护理;

模块三: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模块四:重点人群保健;

模块五:慢性病护理

模块六:传染病管理。

采取项目教学案例教学任务教学角色扮演情景教学等方法,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强化理实一体化突出做中学做中职业教育特色,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教师引导等教学组织形式有机结合可通过测验观察记录技能考核和理论考试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综合考评。

 

 

3

老年护理

素质目标: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刻苦勤奋的学习态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学会关心、爱护、尊重病人,养成救死扶伤、爱岗敬业的职业素质。培养学生敬老、爱老、助老的优良品德和团队合作精神,

知识目标:正确阐述老年人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的衰退性变化及评估的方法;掌握老年人日常生活护理的各项技能;掌握老年人常见疾病的护理诊断及常见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掌握老年人临终护理的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运用老年护理知识、专科护理技术,沟通技能对老年日常生活与安全、老年常见疾病及临终老人进行护理与健康指导。

1.基本知识模块:绪论、老年人健康及生活质量评估、老年人日常生活护理、老年人安全用药、老年人心理护理、老年人健康保健与康复

2.疾病知识模块:老年人各系统常见疾病及护理、常见突发意外及护理

3.技能模块:老年人健康评估的方法、老年人功能状态的评估及生活护理及健康指导、老年人安全用药指导、老年人心理护理、老年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康复、老年临终患者的护理。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库、职教云平台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和理实一体化实训实训室,采取参与式、体验式教学模式,通过课堂理论讲授、操作实训、社会实践、案例分析、情景模拟、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临床见习等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采用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学生进行多元评价。

 

 

 

4)专业(技能)方向选修课程

13:护理专业(技能)方向选修课程开设表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支撑的培养规格

备注

1

病理学

质目标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意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具备认真、科学、严谨、求实的工作作风。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尊重患者、关爱生命,热爱护理岗位。

知识目标掌握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

掌握常见病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熟悉常见病变的转归、结局。

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够正确理解机体与环境、内因与外因、局部与整体、形态与机能、损伤与抗损伤的辩证关系。学会观察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病理变化的方法,并能应用病理学知识综合分析常见疾病的病理学变化。能对所学疾病的病理变化与临床病理联系进行独立分析,做出初步结论。

模块一:细胞与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模块二: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模块三:炎症

模块四:肿瘤

模块五:心血管系统常见病的基本病理过程

模块六:呼吸系统常见病的基本病理过程

模块七:消化系统常见病的基本病理过程

模块八:泌尿系统常见病的基本病理过程

模块九:生殖系统常见病的基本病理过程

模块十:常见传染病的基本病理过程

模块十一: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实验。

授课教师具备丰富的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理论知识和技能,能根据课程标准开展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理论和实验教学的能力。本课程包含线上线下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教师通过问题导入、理论讲授、案例分析、任务驱动、课堂讨论和分组实验、小组讨论等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课程考核评价方式为平时过程评价与期末评价相结合。

 

 

 

 

 

 

 

 

 

 

 

2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及关爱生命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良好的责任意识,团队合作及工作精神。

知识目标:理解本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常用名词,术语;掌握常见病原微生物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及诊断和防治原则;掌握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主要功能及基本应答机制并基本学会应用免疫学诊断和免疫学防治技能。

能力目标1)基本形态认知能力;2)基本技能操作能力:如细菌涂片,革兰染色,油镜使用,消毒灭菌等。3)综合性实验能力;标本的采集,病原体的分离培养,应用生化反应,血清学诊断等。

模块一:免疫学;

模块二:病原微生物学;

模块三:寄生虫学。

通过理论讲授,课件演示,课堂操作,实验示范,小组讨论,视频观看,临床案例分析以及结合实践讲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融合学生的职业特点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自我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采取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考核,侧重学生自我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

 

 

3

精神科与心理护理

素质目标: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刻苦勤奋、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学会关心、爱护、尊重病人,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和细心严谨的工作作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知识目标:掌握熟悉精神障碍的常见症状。掌握常见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常规、分级护理管理及护理评估、人口老化的概念及其特征。护理诊断、护理措施、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

能力目标:能识别精神障碍患者的主要症状,正确地进行精神疾病的症状评估和病史采集,做好护理观察与记录。

模块一:精神疾病的病因及症状学;

模块二:神经症病人的护理;

模块三:情感性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

模块四:精神分裂症病人的护理;

模块五:器质性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

模块六: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病人的护理。

由熟悉本专业知识的护理专业或临床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且有一定临床经验的老师担任。灵活选择理论讲授,病历导入情景教学法、探究式案例教学法、参与式工作过程导向教学法、启发式提问与讨论,实训和小组作业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学、为一体。采取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评价,突出对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

 

 

 

 

 

 

 

 

 

5)集中实践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目标

主要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

支撑的培养规格

1

综合实训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掌握临床护理中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相关知识,具备规范、熟练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基本操作技能。

(二)能力目标:在真实的案例模拟情境中,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评判性思维能力及临床护理基本技能与操作水平,从而学会学习、工作的方法,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素质目标

在案例实践中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敏锐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慎独及工匠精神,能够学会换位思考,注重人文关怀;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培养学生人际沟通和团结协作的能力,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确立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模块一:门诊病人的护理

项目:卫生洗手、无菌技术、青霉素皮试液的配置、皮试法、密闭式静脉输液。

模块二:入院的护理

项目:平车和轮椅的运送、生命体征的监测和记录、标本采集、鼻饲法、协助患者移向床头、安置卧位、轴线翻身、血糖监测。

模块三:急危重症病人的抢救及护理

项目CPR、简易呼吸器的使用、吸氧、吸痰法。

模块四:妇产科病人的护理

项目:会阴护理。

模块五:儿科病人的护理

项目:新生儿抚触、沐浴、更换尿布、脐部护理、暖箱使用、蓝光箱使用。

1.本课程应在完成护理学基础及临床护理等相关专业课程后、临床实习前开设,对护理技能操作进行巩固学习,在教学中引导职业理念,渗透职业生涯规划,加强护患沟通,通

过模拟护患角色、护理工作流程,体会职业情景,提升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岗位胜任力。

2.本课程教学要求有学会、掌握和熟练掌握三个层次。熟练掌握是指能够以病人为中心解决其健康问题,加强人文关怀,独立娴熟规范地完成实践技能操;掌握是指能够独立规范地完成实践技能操;学会是指能够在教师指导下正确规范地完成实践技能操作。

3.校内建立模拟病房,培养标准化病人,以真实案例为主线完成工作任务,增加实训空间,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以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4.实行临床早接触制度,并定期测试,及时轮换,为毕业就上岗做好充分准备。

5.四位一多元评价模式即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行业专家评价、社会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注重过程性评价。评价主体包括学校、医院、医疗卫生机构、家长和其他社会组;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综合素养、专业能力和发展能力、工作能力、工作绩效和医院社会评价。

 

2

跟岗实习

素质目标:具有踏实严谨的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培养吃苦耐劳、爱岗敬业精神

;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具有良好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

知识目标:掌握解决实际工作问题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能运用护理程序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满足大众健康需求,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巩固和提高护理专业相关的医学知识与技能;具有初步的护理管理和科研能力及开展心理咨询、健康教育的能力。

能力目标:能熟练进行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操作;具有临床思维、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具有护理文书的能力;具有学习本专业新技术、新理论、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内科4

急诊4

外科4

手术4

妇产4

4

感染2

2

养老机1

重症监护室3周。

 

医院带教老师应具有执业资格、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5年以上从事本专业工作经历,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良好的带教意识;能按照实习计划讲授专业理论知识、训练专业技能、指导临床实践,检查督促学生完成各项实习任务。学生跟岗实习考核成绩由医院考核成绩和学校考核成绩组成,考核结果填写在《跟岗实习企业鉴定表》中。

 

 

14护理专业(技能)集中实践课程开设一览表

 

七、教学时间安排表

 

15护理专业教学时间安排表

学年

学期

军训

毕业教育

教学

复习考试

毕业
实习

寒暑假

总计

1学年

1学期

1

 

18

2

 

6

27

2学期

 

 

18

2

 

6

26

2学年

3学期

 

 

18

2

 

6

26

4学期

 

1

18

2

 

6

27

3学年

5-6学期

 

 

 

8

36

 

44

    

1

1

74

16

40

19

150

 

 

 

 

 

 

说明:每个教学周为5天,每天教学时数为6-8学时,每学时45分钟。

 

八、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教学进程安排见附1

九、实施保障

(一)师资配置

1.队伍结 :在校生师比        181,专任教师在教职工之比77%131/170),专业课教师78.5%,企业兼职比19.2%,正高级教5人,骨干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为49.6%65/131),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90.9%

2.专业带头人:选拔热爱教育事业、事业心强、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相应的组织、管理能力。学术思想活跃,富有创新精神。在本学科领域具有较为坚实而系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能够及时掌握学科发展动态,准确把握学科发展方向,并对学科发展有较强的预见性,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人员为专业带头人。学校现有省级专业带头2名,市级专业带头4名,校级专业带头6名。

3.专任教师:专任教师应具有中职及以上教师资格证,普通话水平测试达到二级乙等及以上。学校现有专业课教99, 双师92双师教师占专业教师90.9%,专任教131人,专任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100%,研究生学历为18.3%24/131),高级以上职46人,中级职称以上职80人,初级职5

4.兼职教师:兼职教师为护理专业或医学和其他相关医学专业教师,校外兼职教19人,学历均为本科以上,职称均为中级以上。

专任教师结构

兼职教师

类别

职称

学历

专业带头人

骨干教师

教师

高级

中级

初级

博士

硕士

本科

6

65

92

46

80

5

 

24

107

19

16护理专业教学团队一览表

 

17护理专业师资配置要求一览表

序号

课程名称

教师要求

/

职数量

/

职称

能力素质

1

解剖学基础

6/1

/初级

能熟练掌握解剖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标本的制作及学生实践的指导能力,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2

生理学基础(含生化)

4/1

/初级

能熟练掌握生理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操作示范能力强,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3

药物学基础

4/1

/初级

具备药物应用的基本知识和护理技能、熟悉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的护理,能掌握药品的使用方法,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4

护理学基础

10/1

/初级

能熟练掌握护理学基础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具型资格证书,具有临床实践经验,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5

健康评估

5/1

/初级

能熟练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型资格证书,具有临床实践经验,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6

内科护理(含传染)

3/6

/中级

能熟练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型资格证书,具有临床实践经验,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7

外科护理

3/6

/中级

能熟练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型资格证书,具有临床实践经验,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8

妇产科护理

6/2

/初级

能熟练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练掌握妇产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并能实施母婴保健、计划生育等方面的工作,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9

儿科护理

4/2

/中级

能熟练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对个体、家庭及社区进行保健指导与卫生宣教。具型资格证书,具有临床实践经验,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10

急救护理

3/2

/中级

能熟练掌握本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型资格证书,具有临床实践经验,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11

社区护理

5/0

/初级

较好的本课程课堂讲授能力和社会实践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12

老年护理

5/1

/中级

较好的本课程课堂讲授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13

病理学基础

4/1

/初级

能熟练掌握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本学科的基本技能,能对临床病理切片做出初步的诊断,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14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3

/初级

较好的本课程课堂讲授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15

心理与精神护理

1/1

/中级

能在临床各科、社区和社会中,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防治与康复指导。有较好的本课程课堂讲授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16

综合实训

6/0

/初级

较好的本课程实践操作能力、临床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信息技术运用能力

17

毕业临床实习

0/120

/中级

 

 

(二)教学设施

1.专业教室基本条件

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WiFi环境,并具有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

2.校内实训室配置要求

18:护理专业校内实训室配置要求

序号

实训室名称

主要实训项目

配置要求

服务课程

主要设/仪器

/工位

1

 

人体解剖实验室

 

人体标本陈列室

 

人体模型陈列室

 

标本制作室

 

贮尸室

 

数字解剖实验室

 

1.躯干骨

2.颅骨

3.附肢骨

4.躯干骨的连结

5.附肢骨连结

6.肌学概述、头肌

7.颈肌、躯干肌

8.四肢肌

9.中枢神经系统

10.神经传导通路、周围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

11.感觉器

12脉管系统实验

13.内脏学实验(呼吸、消化系统)

14.泌尿系统、生殖系统、乳房、会阴、腹膜

 

肘关节包埋断面标本1

髋关节包埋断面标本1

膝关节包埋断面标本1

足关节包埋断面标本1

前臂肌(深层)标本1

散骨(一级)标本3

双肾管道(动脉、静脉)标本1

头部矢状连续包埋断面(12片)标本1

肩关节包埋断面标本1

心血管铸型标本1

头部血管(动脉、静脉)标本1

上肢动脉铸型标本1

下肢动脉铸型标本1

掌浅弓标本1

上肢局解(深层)标本1

下肢局解(深层)标本1

前臂肌(浅层)标本1

178件陈列标本1

玻璃陈列模型柜(大)8

各系统模型6

触摸一体机1

视频摄像机1

不锈钢尸体解剖台3

数字人解剖系统教师端1

部分数字化模型、标本

颈外动脉及分支标本1

三叉神经及分支标本1

颞下颌关节标本1

小腿肌标本1

髋关节标本1

膝关节标本1

足关节标本1

胸锁、胸肋关节标本1

骨架(一级)标本1

肩关节标本1

肘关节标本1

手关节标本1

散骨(一级)标本3

机体奥秘整体塑化标本1

50/

1

2

免疫学与病原微生物学实验室

 

光学显微镜室

1.显微镜使用方法

2.天然免疫功能测定

3.免疫标记技术

4.细菌的形态检查

5.病原微生物标本观察

6.细菌的分布与外界因素对细菌的影响.

7.寄生虫标本观察

 

 

单面超净工作台1

人体寄生虫大体标本玻璃展2

江南生物显微镜BM100040

显微镜实验台2800*600*80010

显微镜讲台实验台2000*600*8001

50/

2

3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实验室

 

病理标本陈列室

 

数码互动显微镜室

1.实验方法及注意事项

2.细胞和组织的适应和损伤,损伤的修复

3.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4.炎症

5.肿瘤

6.常见疾病

7.病例分析

 

双目置显微镜1

切片机1

电热恒温箱1

电动离心机1

病理标本238

 

50/

3

4

生理实验室

 

 

1.制备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

2.不同刺激强度和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3.神经干动作电位及其传导速度的测定

4.神经兴奋性不应期的测定。刺激强度.时间曲线

5.ABO血型鉴定、实验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的测定

6.蛙心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

7.人体心音听诊

8.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

9.人体心电图的描记和分析

10.心血管活动的神经体液调节

11.胸内压的测量和气胸的观察

12.基础代谢测定实验实验

13.影响尿生成的因素实验

14.视野测定、盲点测试

生物信号采集系统一体5

干燥恒温箱1

MS302系统1

生物信息采集处理系统1

人体心电图机1

 

50/

4

5

药理实验室

 

机能虚拟实验室

药物学基础主要开设的实验有:

实验 药物基本知识

实验 药物调配练习和溶液浓度换算

实验 药物的体外配伍禁忌

实验 常用试验动物的捉拿和给药方法

实验 药物剂量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实验 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实验 抗菌药物的处方分析

实验 局部麻醉药的毒性比较

实验 毛果芸香碱和阿托品对兔瞳孔及腺体的作用

实验 有机磷酸酯类急性中毒与解救

实验十 中枢抑制药的抗惊厥作用

实验十 心血管系统药的用药护理

实验十 利尿药的用药护理

BL-420F生物机能实验系统(含信号采集系统、电脑系统)

生物刺激器

压力换能器

张力换能器

记滴器

兔手术台

哺乳动物手术器械

蛙类手术器械

台式血压计

听诊器

显微镜

高速离心机

50/

5

6

生化实验室

1.双缩脲反应测定血清蛋白质含量

2.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血清乳酸脱氢酶

3.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蛋白质分子量

4.唾液淀粉酶的特异性

5.琥珀酸脱氢酶的竞争性抑制

6.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

7.血脂的测定

8.谷丙转氨酶活力的测定

9.离子交换层析分离血г-球蛋白

10.经典酚氯仿法提取DNA及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

分光光度计3

恒温水浴箱4

学生操作平台

50/

6

7

化学实训室

实验 食盐的提纯和质量检查

实验 物质的称量

实验 硫酸亚铁铵的制备

实验 硫酸铜的制备

实验 从海逞中提取碘

实验 醋酸祁解度和离解平衡常数的测定

实验 电位法测定溶液PH值及缓冲溶液的性质

实验 水中微量氟氯的测定

实验 化学反应焓变的测定

实验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实验十 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实验十 小苏打片中碳酸氢钠含量的测定

实验十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实验十 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

实验十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标定

实验十 双氧水中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

实验十 碘量法测水中的溶解氧

实验十 EDTA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实验十 EDTA滴定法测定水Ca2+Mg2+含量

实验二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

实验二十 磺基水杨酸合铁的组成及稳定常数的测定

实验二十 常见阴离子的定性分析

实验二十 若干主族元素阳离子的定性分析

实验二十 若干过渡金属阳离子的定性分析

实验二十 未知化合物的鉴定

定性化学仪器

酸碱滴定装置

pH

分析天平

离心机

恒温干燥箱

加热回流装置

提取分离装置

挥发油提取器

紫外分析仪

通风柜

层析槽

50/

7

8

基础护理学实训室

1.无菌技术 

2.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3.口腔护理技术  

4.鼻饲技术  

5.导尿技术及护理   

6.胃肠减压技术 

7.氧气筒吸氧技术

8.中心管道吸氧技术 

9.密闭式输液技术 

10.静脉注射法 

11.肌内注射技术 

12.皮内注射技术 

13.皮下注射技术 

14.物理降温法 

15.经鼻/口腔吸痰法  

16.雾化疗法

17.患者约束法

18.洗胃技术 

19.穿脱隔离衣技术

1.护理病床、床头柜、椅、床上用物等单78

2.多功能治疗78

3.静脉输液手臂模20

4.肌肉注射模12

5.综合护理模型人(男、女)20

6.透明女性、男性导尿模8

7.氧气装置一套(氧气筒、氧气表、湿化瓶16

8.管道化吸氧、吸痰装16套;

9.无菌操作32个;

10.平车、轮椅2个;

11.折叠式担架1付;

12.隔离20

78个工位

8

9

外科护理总论实训室

 

手术洗手间

 

手术更衣室

 

模拟手术室

 

 

 

1.手术区消毒

2.换药术

3.戴无菌手套

4.穿、脱隔离衣

5.穿、脱手术衣

6.手术基本操作:切开、止血、缝合、打结与拆线

7.开放性伤口的止血包扎

8.清创术

9.脊柱损伤患者的搬运

10.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

11.外科洗手、刷手;

12.绷带包扎;

13.止血带的使用;

14.轴线翻身

1.综合手术床2张;

2.不锈钢洗手槽1套;

3.感应式水龙39个;

4.麻醉1台;

5.手术模拟2具;

6.单孔5孔、九孔无影灯1个;

7.常用不锈钢手术器2套;

8.仿真打结模4

 

57个工位

9

10

急救模拟仿真实训室

 

 

 

 

ICU重症监护模拟仿真实训室

 

 

1.徒手心肺复苏术

2.院前急救技术

3.气管插管术

4.洗胃术

5.深静脉穿刺术

6.一环甲膜穿刺及环甲膜切开术

7.电除颤术

8.脊髓损伤患者的搬运

9.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10.人工呼吸

11.胸外心脏按压

12.气管切开术

1.CAE-Apo-200全生理驱动模拟人(进口)1

2.网络急救2间,教师2台,学生10台;

2.CPR半身模拟10个;

3.输液4台;

4.抢救车及用物全套2个;

5.气管插管训练模2个;

6.电除颤1台,监护4台;

7.环甲膜穿刺模1个;

8.治疗20台;

9.简易呼吸12套(成10套,小2套);

10.脊髓损伤模1具。

35个工位

10

11

健康评估实训室

1.病史采集

2.体格检查

3.辅助检查结果判读(心电图、x线片、实验室检查)

4.病历书写

5.心音的听诊、肺部呼吸音的听诊、腹部的触诊等

1.心肺听诊与腹部触诊仿真电子标准化病人教学系统教师INI0300006ASC一台,学生INI0300007ACC十台;

2.电子血压计20台;

3.多头听诊器20副;

4.治疗20台;

5.单道十二导联心电图1

38个工位

11

12

妇产科仿真实训室

 

待产室

1.骨盆构成与分界

2.足月胎头

3.产科检查(四部触诊、骨盆测量、胎心音的监测)

4.分娩机转

5.接生技术

6.第三产程处理

7.会阴切开缝合术

8.妇科检查(双合诊、宫颈刮片)

9.阴道灌洗

10.外阴擦/冲洗;

11.阴道宫颈上药

1.多功能产床2张;

2.高级分娩机转示教模型2个;

3. 电脑胎儿监护仪1台;

4.会阴擦洗及冲洗8套;

5.红外线治疗仪及新生儿保暖4个;

6.新生儿模型20个;

7.外阴缝合练习模20个;

8.会阴模型12个;

9.电子婴儿秤2个;

10微量输液2个;

11.超声多普勒胎心仪1个;

12.新生儿气管插管模型1套;

13.人体妊娠发育过程模型1个;

14.宫内避孕器训练模型I2个;

15.乳房检查模型2个;

16.腹部触诊模型2

38个工位

12

13

儿科仿真实训室

1.小儿病史采集;

2.小儿一般体格检查;

3.小儿体重、身高、头围、胸围、腹围、上臂围的测量及评价;

4.小儿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测量;

5.新生儿暖箱的使用;

6.蓝光疗法;

7.儿科病历书写;

8.疾病病例讨论;

9小儿液体疗法10.辐射式复苏台的使用;

11.脐部的护理12.红臀的护理

1.儿童身高、体重、坐高测量仪

2.暖箱

3.蓝光治疗仪

4.辐射式复苏台

5.治疗20

6.婴儿模20

 

30/

13

14

中医护理实训室

1.中医诊法

2.中药用法

3.点穴

4.针刺手法

5.灸法

6.拔罐法

7.推拿手法

8.刮痧

大型多媒体经络穴位模型1

中型经络穴位模型4

小型经络穴位模型60

舌苔模型

推拿床

艾灸器

一次性不锈钢针

竹火罐

玻璃火罐

玻璃吸气罐

针刺手法测定仪

推拿手法测定仪

中药标本和蜡制标本

50/

中医护理学

15

社区护理、营养与膳食实训室

1.膳食调查和营养素的计算

2.饮用水有效氯的测定

3.流行病学案例分析

4.环境噪声的测定

5.统计指标的计算

1.统计分析软件1

2.电脑12

3.虚拟实验教学平台1

4.声级计(6)、膳食评估和分析软件

5.250ml碘量瓶、100ml容量瓶、研钵、150ml烧杯、25ml移液管、碱性滴定管(每个数量为七)

6.试剂:0.025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0.5%淀粉溶液、碘化钾、冰醋酸

50/

社区护理学

16

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学实训室

1.眼部用药法

2.洗眼法

3.眼包扎法

4.角膜异物剔除

5.鼻腔滴药法

8.外耳道滴药法

9.外耳道取异物及清洁法

10.口腔检查

1.解剖模型5

2.眼压计4

3.视野计2

4.无影灯5

5.眼底镜5

6.额镜50

7.验光设备1

8.前鼻镜50

9.间接喉镜10

10.鼻咽镜10

11.口腔常用器械

50/

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学

 

3.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基本要求

建设多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能够开展护理专业相关实训活动,能提供临床护理实习岗位,能够配备相应数量的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与管理,有保证实习学生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的规章制度,有安全、保险保障。

19:护理专业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一览表

序号

实习基地名称

合作单位名称

主要实习(训)项目

1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

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

临床护理

2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南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临床护理

3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临床护理

4

南华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南华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临床护理

5

南华大学附属长沙市中心医院

南华大学附属长沙市中心医院

临床护理

6

中南大学湘雅附二医院

中南大学湘雅附二医院

临床护理

7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临床护理

8

湖南省人民医院

湖南省人民医院

临床护理

9

长沙市第八医院

长沙市第八医院

临床护理

10

长沙市第四医院

长沙市第四医院

临床护理

11

郴州市第三医院

郴州市第三医院

临床护理

12

郴州市第四医院

郴州市第四医院

临床护理

13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

湘南学院附属医院

临床护理

14

解放922医院

解放922医院

临床护理

15

衡阳市中心医院

衡阳市中心医院

临床护理

16

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临床护理

17

耒阳市人民医院

耒阳市人民医院

临床护理

18

耒阳市中医医院

耒阳市中医医院

临床护理

19

常宁市人民医院

常宁市人民医院

临床护理

20

衡阳县人民医院

衡阳县人民医院

临床护理

21

嘉禾恒佳医院

嘉禾恒佳医院

临床护理

22

衡南县人民医院

衡南县人民医院

临床护理

 

4.信息化资源配置要求

具有可利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文献资料、常见问题解答等的信息化条件,能满足专业建设、教学管理、信息化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需要。鼓励教师开发并利用信息化教学资源、教学平台,创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利用信息化教学条件自主学习,提升教学效果。

(三)教学资源

主要包括能够满足学生专业学习、教师专业教学研究和教学实施所需的教材、图书文献及数字教学资源等。

1.教材选用基本要求

教材以国家规划教材、重点建设教材和校企双元建设教材为主,专业核心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教材原则上从国家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发布的规划教材目录中选用,国家和省级规划目录中没有的教材,在职业院校教材信息库选用,优先选用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智慧功能式新形态教材,充分关注行业最新动态,紧跟行业前沿技术,适时更新教材,原则上选用近三年出版的教材,不得以岗位培训教材取代专业课程教材,不得选用盗版、盗印教材。

2.图书文献配备基本要求

图书文献满足人才培养、专业建设、教科研等工作的需要,为师生查询、借阅提供方便。主要包括:有关医卫类、护理专业理论、技术、方法、思维以及实务操作类图书与文献。

3.数字教学资源配备基本要求

建设、配备与本专业有关的音视频素材、教学课件、教学案例库、虚拟仿真软件、数字教材等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种类丰富、形式多样、使用便捷、动态更新、满足教学要求。

(四)教学方法

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特点、学生的文化水平和专业认知水平等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施教、因材施教、因需施教,普及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式,广泛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教学方法,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

(五)学习评价

教学评价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即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职业技能鉴定与学业考核相结合,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同时吸纳家长、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评价,重视毕业生跟踪评价。

对学生进行职业综合能力评价,评价内容涵盖情感态度、职业行为、知识点掌握、技能熟练程度和完成任务质量等。

课程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考核按课程教学标准的要求进行,对必修课采取常规考试与平时考查相结合的方式,重点考查学生掌握知识情况和对知识的理解能力;选修考查课除笔试外,还可以采取答辩、现场测试、操作等多种考试形式,着重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护理学基础、综合实训等实践性强的课程安排技能考核,对必须掌握的基础护理技术操作、临床护理操作,采取一对一的考试;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内容纳入相应课程中。

毕业实习要求实习医院对学生进行出科考核;毕业前组织毕业考试,考试科目包括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及其他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科目。

通过上述评价制度和方法,促进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全面发展,确保毕业生质量。 

(六)质量管理

1.健全教学质量监控管理制度,遵循国家标准与省级标准,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完善包括专业教学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专业技能考核标准、毕业设计考核标准等的标准体系,并建立标准的检查评价机制。

2.完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日常教学组织运行与管理,定期开展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诊断与改进,健全巡课、听课、评教、评学机制,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实践教学环节督导制度,强化教学组织功能,定期开展公开课、示范课等教研活动。

3.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及社会评价机制,对生源情况、在校生学业水平、毕业生就业情况等进行分析,定期评价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达成情况。

4.专业教学团队组织充分利用评价分析结果有效改进专业教学,持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十、毕业要求

1.学习时间在规定修业年限内;

2.学生思想政治表现、综合素质考核合格;

3.学生通过教学计划的全部课程,完成规定的教学活动,达到素质、知识和能力等方面要求,并考核合格;

4.符合学籍管理规定;

5.原则上需取得学校规定的通用能力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职业资格证书。

 

附录:

1.护理专业教学进程安排表

2.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审核意见表

3.护理专业教学计划调整申请表

 

 

 

 

1                                   专业教学进程安排表

课程类别

原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

理论

实践

学期课时

考试

考查

课程学时占总学时百分%

1
18w

2
18w

3
18w

4
12w

5

6
18w

公共基础课

+限定选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

36

30

6

2

 

 

 

 

 

1

 

34

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

2

36

30

6

 

2

 

 

 

 

2

 

哲学与人生

2

36

30

6

 

 

2

 

 

 

3

 

职业道德与法治

2

36

30

6

 

 

 

3

 

 

4

 

语文

11

198

146

52

4

2

2

 

 

3

1.2.3.6

 

数学

8

144

96

48

2

2

2

 

 

2

1.2.3.6

 

英语

8

144

96

2

2

2

2

 

 

2

1.2.3.6

 

计算机应用基础

6

108

54

54

2

4

 

 

 

 

1.2

 

体育与健康(含形体与18

8

144

20

124

4

2

2

 

 

 

1.2

3

公共艺术

2

36

20

16

2

 

 

 

 

 

 

1

历史

4

72

60

12

2

 

 

 

 

2

 

2.6

医用化学基础

2.5

45

35

10

2.5

 

 

 

 

 

 

1

必修小计

57.5

1035

647

342

 

 

 

 

 

 

 

 

任意选修

入学教育

1.5

30

30

0

 

 

 

 

 

 

 

 

军事训练

3.3

60

0

60

1w

 

 

 

 

 

 

 

安全教育

1

12

6

6

 

 

 

 

 

 

 

 

劳动教育

1

18

0

18

 

 

 

 

 

 

 

 

实习前教育

0.3

6

6

0

 

 

 

 

 

 

 

 

就业指导

0.5

8

4

4

 

 

 

 

 

 

 

 

-核医文化

1

18

0

18

 

 

 

 

 

 

 

 

选修小计

8.6

152

46

106

 

 

 

 

 

 

 

 

公共基础课小计

66.1

1187

693

448

 

 

 

 

 

 

 

 

专业技能课

专业核心课

必修课

解剖学基础

6

108

54

54

6

 

 

 

 

 

1

 

66

生理学基础(含生化)

4

72

36

36

 

4

 

 

 

 

2

 

药物学基础

4

72

48

24

 

4

 

 

 

 

2

 

护理学基础

10

170

98

72

 

4

5.4

 

 

 

2.3

 

健康评估

3

54

36

18

 

3

 

 

 

 

2

 

内科护理(含传染)

8

136

100

36

 

 

6

3

 

 

3.4

 

外科护理

7

108

64

44

 

 

4

3

 

 

3.4

 

妇产科护理

3

54

30

24

 

 

 

4.5

 

 

4

 

儿科护理

3

54

40

14

 

 

 

4.5

 

 

4

 

专业(技能)方向课

必修课

急救护理

2

36

26

10

 

 

2

 

 

 

3

 

社区护理(社区护理方向)

2

36

30

6

 

 

 

3

 

 

 

4

老年护理(老年护理方向)

2

36

30

6

 

 

 

3

 

 

 

4

必修小计

54

936

592

344

 

 

 

 

 

 

 

 

拓展选修课

病理学基础

2

36

24

12

 

2

 

 

 

 

 

2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

2

36

24

12

2 

 

 

 

 

 

 

2

心理与精神护理

2

10

8

2

 

 

1

 

 

 

 

3

护士人文修养(包含人际沟通、卫生法规、护理伦理)

2

36

30

6

 

 

2

 

 

 

 

3

护考指导

 

 

 

 

 

 

 

 

 

 

 

 

选修小计

8

118

86

32

 

 

 

 

 

 

 

 

综合实训

4

64

 

64

 

 

 

5

 

 

4

 

毕业临床实习

60

1080

 

1080

 

 

 

 

 

 

 

 

专业技能课小计

126

2198

678

1520

 

 

 

 

 

 

 

 

总学时数

192

3385

1371

1968

549

558

540

316

 

162

 

 

 

 

 

 

周学时数

 

 

 

 

30.5

31

30.4

29

 

 

 

 

每学期开课门数

 

 

 

 

12

12

11

8

 

 

 

 

考试课课程门数

 

 

 

 

7

10

8

6

 

 

 

 

技能鉴定

1、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必考)

2、育婴师

 

毕业考试

毕业理论考试课程:

1、护理学基础

2、内科护理

3、外科护理

4、妇产科护理

5、儿科护理

毕业技能考试课程:

1、护理学基础

2、综合实训

 

 

 

 

 

2: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修)订审定表

项目

姓名

工作单位(部门)

职务

职称

时间

意见

签字

执笔人

 

 

 

 

 

 

 

专业建设委员会主任审核

 

 

 

 

 

 

 

系部审核

 

 

 

 

 

 

 

教务科审核

 

 

 

 

 

 

 

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核

 

 

 

 

 

 

 

教学校长审批

 

 

 

 

 

 

 

校长审批

 

 

 

 

 

 

 

 

 

3

护理专业教学计划调整申请表

教研室:                   专业名称:                    年级       

  

调整后计划

   

考试方式

课程

类别

学时

学分

学期

   

考试方式

课程

类别

学时

学分

学期

 

 

 

 

 

 

 

 

 

 

 

 

 

 

 

 

 

 

 

 

 

 

 

 

 

 

 

 

 

 

 

 

 

 

 

 

调整修改理由

 

 

 

 

 

                    教研室负责人签字                      

教学部意见

 

 

 

负责人签字                      

专业指导委员会论证意见

 

 

 

                         负责人签字                                        

学校审核

批准意见

教务科审核批准意见

主管教学校长审核批准意见

 

 

 

负责人签字           

 

 

 

签字                        

校长审核批准意见

 

 

 

                               签字                        

备注: 1课程类指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课考试方指考试或考查           

       2、本表一式三份,教研室、教学部和教务科各执一份保存。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教育教学    2021三年制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